质检新闻

我的家风故事丨市质检院郭王钊:外爷传承的好家风
发布时间:2024-10-28 10:23:31 浏览:9897 字体:


外爷传承的好家风

市质检院 郭王钊


我童年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外爷牵着我小小的手一边散步一边讲述家史。“事有可为有不可为者,利有可取有不可取者”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一代报界宗师张季鸾对外爷的教诲。外爷出生在榆林一户贫寒农户,却穷则愈奋、矢志向学,决心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燕京大学求学期间,外爷生活困顿,经常每天只能吃一块炒饼泡开水充饥。他和几位同乡学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张季鸾先生寻求帮助,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张季鸾先生给他们讲做学问的道理,并在生活上给予无私资助。外爷一直记得张季鸾先生当时才华横溢却一身清贫的模样。


(图为郭王钊家庭,作者外爷在100岁寿宴时拍摄的全家福照片)


学习继承先师的美德,1993年外爷用自己的积蓄设立了“张季鸾新闻助学基金”、“李子洲法律助学金”,奖励家乡在新闻、法律专业就读的境贫寒但品学兼优的学子完成大学学业,直至政府助学金制度日趋完善而停止。外爷对“小老乡”不仅是经济上的接济,更有做人上的教诲。所期望的不是学生们对外爷一个人的报答,而是推此情于社会,对社会有所助益。在外爷资助的学生里,有的肩负重任,有的功绩卓著,有的学有专长,有的事业有成。


外爷极为俭省朴素,母亲和姨姨、舅舅们给的生活费,也常被外爷用于筹措助学基金,而他自己一年四季仅有几身用粗布缝制的衣裳,早餐吃一勺蜂蜜、一颗煮鸡蛋、一碗小米粥便已满足。2010年,中央电视台《百岁传奇》栏目播报了外爷的善举,主持人张悦评价:“这份知足,也许正是老人长寿的真谛。”外爷俭朴的习惯深深地影响了家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的家庭成员持家治业都不讲究吃穿,更不奢侈攀比。耳濡目染下,晚辈也都开支有度、节制内敛。


外爷因为读书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世代农家逐渐成为书香门户。外爷爱买书,即使在动荡和清苦的日子里,买书也从不吝啬。外爷爱惜书,买来书都会用牛皮纸仔细包起来,并在封皮上写上书名和他的名字,以及购买的时间、地点。外爷爱看书,常常会在吃完晚饭后,洗净手拿出一本已经泛黄的书籍阅读,常常一个姿势保持很久。外爷对家中的长辈们要求极严,从小培养了他们“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打下扎实的功底。


身处雅室,那时的我看着外爷专注的身影,听着钟表秒针微小的声音,隐约觉得书很珍贵,对书也有种莫名的亲近感。我经常翻一翻外爷的书,即使读不懂书里的内容,总感觉里面有东西吸引着我,哪怕只是寻找自己认识的字。忙于工作和家中的繁杂事务,父亲母亲每天休息的时间相对有限,但他们也总会挤出时间看书,直至退休多年仍保留着这种习惯。饭后小憩,坐在客厅里围圈读书是我们家的传统,互不打扰、恬静和睦,这是每天很幸福时刻。一般节日或家人生日,互赠书籍已是常态。


我上小学高年级后,我喜欢在周末迎着晨光赶着开门时间走进书店,找个安静的角落抽出一本书一读就是一整天,有时竟忘记了吃饭,并在结束一天的阅读之后感到幸福不已。我也常常拿自己的书与小伙伴交换阅读,大家都喜欢的书经过多次流转,有时连封面封底都不见了。那时候外爷频频给我写信,如“看电视适可而止,稍有闲暇时,应该多读几本好书”、“黎明即起,整理居室,要内外整洁”、“写字需要学生功,临帖就是学生功,这个功课一天都不能落”、“要勤奋也要乐观”、“看书须坐端正,看书一小时左右,就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放松一下眼睛”等等,外爷的信我一直收藏着,回过头来看这些点点滴滴的教诲不就是好的家风吗?


儿子出生时,我家已有近千册书。不知是遗传基因,还是天生爱好,儿子对书的渴望似乎更为强烈。儿子3岁以后,我常带他去省图书馆、嘉汇汉唐书城、茑屋书店等,儿子捧一册绘本,津津有味地阅读,对身后熙熙攘攘的人流浑然不觉,那专注的神情、小小的背影、读书的姿势,让我不由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在书店的时光。我希望我的儿子能通过读书获得一颗比大海更宽广的心灵,一个更丰富的人生,也能够从书中获得更多的勇气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在线留言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
二维码

客服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