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专区
1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糖尿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编制食谱示例,提出食养指导,提升膳食指导个性化和可操作性;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以及我国传统中医理念和调养方案,推动中西医结合,传承传统食养文化,切实推进食养服务高质量发展。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2019年,根据病因学证据,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类更新为 6 种类型,即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混合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未分类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 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 35.2%,其中 2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50 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糖尿病发生趋低龄化、长病程、并发症多、健康危害严重和医疗支出费用高等特点。长期慢性的高血糖,可导致眼、神经、肾脏和心血管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指南》根据糖尿病的疾病特点和分型,给出了食养原则和建议,在附录中详细描述了成人糖尿病患者的食物选择和食养方举例,不同证型推荐食药物质,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食谱示例和常见食物交换表等工具。其中,每个地区、每个季节至少列举了 3 天的食谱(含食药物质)。
《指南》要求,成人糖尿病患者膳食应全面均衡多样化、限制油盐糖的摄入。要注意主食定量,主食中全谷物、粗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应占 1/3 以上,以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合并胃肠道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可适当减少粗杂粮的比例。合并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减少能量的摄入,增加活动促进能量的消耗。合并肌肉衰减、消瘦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增加膳食能量及蛋白质的供给,结合抗阻运动,增加体重。糖尿病患者应养成先吃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根据患者具体血糖波动的特点决定是否加餐及加餐时间,可选择营养丰富并且低GI 的食物,例如非淀粉类坚果、无糖牛奶和奶制品以及低 GI的水果蔬菜。以培养清淡口味为目标,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 25g 以内、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 5g,不推荐任何形式的饮酒。同时,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可针对不同证型选用食药物质。
成人糖尿病患者可参考《指南》中的基本原则和实用工具,在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膳食营养治疗方案设计,适时调整膳食、运动、行为及用药量,以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目标。膳食搭配可结合附录中的食谱和科学食养原则,合理选择应用有利于血糖控制的食物和食药物质。可采用食物互换表灵活选择多种食物,提高膳食质量。
《指南》建议,成人糖尿病患者应将营养配餐、合理烹饪、运动管理和血糖监测作为基本技能。学习计算和评估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了解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血糖生成指数,学习食物交换份的使用,把自我行为管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