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新闻

汇聚发展正能量 让西安开放的“龙头”扬起来
发布时间:2017-09-08 11:36:59 浏览:223 字体:

编者按当前,我市正在围绕“大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大西安”大在哪里、“一带一路”建设将给西安带来哪些机遇等话题,展开大讨论和意见征集活动。这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是广大市民关注的话题,也是社科理论界重点研究的课题。日前,市委党校召开“‘大西安’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与作用”座谈会,组织老师们展开深入研讨。本版将分上、下两期编发此次座谈会上的主要观点,敬请关注!

“大西安”要有“三大”

徐来(市委党校副校长)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大西安的奋斗目标。何谓大?怎样大?是一个人们热议的话题,我认为,“大西安”要有“三大”。

一是大气,即大的气魄。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世界和国内两个大势,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第一要放眼世界,在世界的大格局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要找自己的定位。第二要服从国家战略。陕西自贸试验区主要在西安,要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大西安建设要服从这一国家战略。第三是要服从陕西战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奋斗目标,每一项都与西安息息相关,西安要为陕西的发展作贡献。

二是大德,即党风政风民风要占领道德高地。第一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我们要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来建设大西安,必须要坚持这个根本。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第二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修为政之德。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干干净净做人,还要认认真真为老百姓干事。第三是树良好民风,也是市民之德。西安历来是讲德的,百年老字号:德懋恭,德发长,这些西安老字号都是以德为先。我们要通过像“车让人”等活动载体改变改善民风。

三是大为,就是大作为,经济社会要有大的发展,尽快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第一要发挥优势,做好军民融合这个大文章。第二要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十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撑,以三星电子、中兴通讯为龙头,延伸IT产业链,做大做强IT产业。第三要发展新能源汽车。虽然西安汽车产业总量和一些汽车强市差距较大,但我们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现在又引进了吉利新能源汽车,在长安大学汽车科研优势支持下,完全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西安”之“大”首要在于思想大解放

雷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大西安”之“大”,从直观来理解,当然是指经济总量的大,直接管辖范围的大,对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辐射范围的大。但是以上“大”的实现都有一个共同前提,即决策者、管理者自身思想的大解放,或者说,“大西安”之“大”首要就在于思想的大解放。

只有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不断冲破自己头脑中不合时宜的各种陈旧观念,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来思考城市的未来,才能使西安的发展空间更广、改革动力更强、社会活力更足。当前,需要我们重点在哪些方面解放思想?

第一,破除“工业落后”思想,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西安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门类齐全、竞争力较强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认识上出现偏差,认为传统工业就是落后的代名词,致使政策失误,大量企业破产倒闭,这是引发后来西安经济总量排名长期下滑的重要原因。当前我们要建设大西安,从发达城市的经验来看,不仅要重视金融、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更要重视发展工业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为大西安的发展更好更快地聚集财力,聚集人才,才能为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破除官本位思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当前所有经济成分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西安由于受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影响较深,非公经济在此背景下难以获得较大发展。近年来非公经济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但比重偏低的问题一直以来仍较为突出,成为制约当前西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尽快打破官本位思想,通过出台更加有力的举措,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促进民间投资,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当成为各级决策者的关注重点。

第三,破除利益之争,加快开发区整合步伐。“开发区带动”是近年来西安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但基于开发区数量过多所引发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如重复建设、无序竞争、效能低下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实质上损害了西安的发展大局,与大西安的建设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有必要打破利益之争,按照“全市一盘棋”理念,重新考虑大西安区域的产业布局,重点就是要本着解决产业雷同、避免恶性竞争的原则,把产业门类相近或是产业链存在关联的开发区进行优化整合,通过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促进开发区整体发展。

第四,争取更多支持,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我市现有行政区划格局对其进行适当的优化设置极有必要。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大西安的行政区划调整,另一方面要适时开展市域内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此项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很大,但是大西安建设要加快步伐,在这方面必须争取上级支持,力争有所突破。

“大西安”建设应把握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裴蓓(市委党校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今天我们建设大西安,应在吸取过去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紧扣时代的主题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主旋律,推动大西安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大西安”之“大”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应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新战略新要求新定位。从国家战略大局出发和中心城市发展布局要求来看大西安的大,这就要求我们既积极主动用好和抢抓好机遇,又不脱离政策现实而空提口号和空使劲。二是“大西安”建设应把握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切实在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协调、人口容积率和生产力成长协调、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建设布局有机结合上下功夫。不是强调盲目的大,不协调的大,避免过去片面求大所产生的弊端。三是“大西安”建设在理念、要求、规划、领导和认同上都有了超过以往的新境界,应把握好这一前所未有的新契机,以规划先行为引领,以政策实施为动力,以责任担当为保证,以大众同心为环境,实现“大西安”建设迈上新台阶。四是一定要用好自己的优势,在学习好别人先进经验的同时,充分认识自己在哪些方面可实现追赶超越,扬长避短,补足短板,实现既有共性又兼顾个性的发展。五是“大西安”建设要有大思路,这一大思路应是大中求细,大中求进,大中求变,大中求成的想法和体系。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解放思想,冲破观念束缚,但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和我们对要解放和冲破的是什么的认识不足有极大的关系。如今强调站在“秦岭之巅”、跳出“城墙思维”,所以应注重和处理好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稳和进的关系,可能性和操作性的关系。

“大西安”应有大理念大发展大担当

孙杨(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讲师)“大西安”之“大”,不仅仅是空间格局上的变化,应该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首先,大西安要有大理念。这里的大理念有三层意思: 一是大视野。要跳出“城墙”,站在“秦岭之巅”甚至站在世界的角度看西安的发展,找定位,补短板。二是大格局。要摒弃“小我”的竞争意识和以邻为壑的思维,坚持合作共赢,协同发展。三是大创新。创新意识不强一直是制约西安发展的顽疾,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理念,不仅是表现在行动上的支持,更是要思想上的解放。大西安的发展不仅要有新业态、新经济、新动能,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更要创新思路和办法。

其次,大西安要有大发展。西安市今后五年的三大奋斗目标,不管是GDP过万亿、建好国家中心城市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西安目前的发展现状来说,每一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每一项都需要下大力气扎实推进。大发展是追赶超越,再也不能满足小富即安,小步子的慢慢踱步,要迈大步跑起来,跑起来还不够,还要弯道超车;大发展更是要全面、共享的发展,在经济实力、创新活力、开放水平、文化实力、交通枢纽、城市功能、生态环境、人民生活以及社区治理这九个方面共同发力,解决民生九难、惠及全城百姓。

第三,大西安要有大担当。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表示:“把西安作为西北的龙头,扬起来。”总理对西安的殷切希望决定了大西安不仅要在全省引领带动,更要从历史和现实赋予西安的特殊使命出发,把肩上的责任扛起来。大西安的担当不仅体现在引领带动上,更体现在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大西安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面对“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的现实要求,面对“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具体任务,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干净干事、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尤为重要。

大胸襟大气象

吴正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城市之大,除了区划面积、人口规模、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的考量之外,关键还要有“大度”的胸襟、“大美”的环境、“大福”的民生。“大西安”,不仅仅是发展空间上的格局拓展,还包括发展水平上的层级提升,更追求社会气象上的文明跃进。概言之,“大西安”之“大”,一看格局,即城市的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二看发展,即城市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三看气象,即城市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气象。

创新需要土壤,发展需要环境,我们要以开拓创新的气度和开放包容的胸襟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解放思想,树立创新发展的新思维。要强化创新意识、民本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跳出西安看西安,站在全国看西安,站在全球看西安,要以更大的格局和视野来做好西安文章,服务陕西发展。

其二,构建机制,激发创新发展的新活力。要深入落实人才强市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为重点,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人才利用机制,把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人才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其三,营造环境,培育创新发展的新生态。发展环境是形象,是资源,更是生产力。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全方位优化社会人文环境。要努力构建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人们创新进取的精神,为创新发展培育适宜的文化土壤,以强有力的创新文化之魂引领西安发展。要大力提升古都市民文明素养,开展“文明行车礼让行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激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好西安文章、讲好陕西故事、彰显良好形象。

以思想大解放推动西安大发展

李茜(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思想的先导效应对于找寻改革的突破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西安的建设中,尤其需要全社会各个领域的思想解放来巩固“追赶超越”的成果,并把解放思想作为西安今后发展的“必备要素”和“优良品质”,成就大西安,形成大格局、大特色、大产业、大影响,推动大发展。

第一,国际大视野。要制定符合国际水准的发展规划,近期对标国内先进城市,长期要把目光投向国际一流城市,在产业结构、城市建设、对外交流、城市文化、人才培养、教育科研等方面都要向国际一流看齐,用“功成不必在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情怀,保证一张蓝图绘到底,奠定“大西安”之大格局的基础。

第二,敢于想象的大魄力。地域因素对思维的影响很大,长期以来,西安的发展受阻于“不敢想”或者“想了也白想”这些自我设定的思想局限中,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勇立潮头的魄力,是保守的稳妥的农业经济思维,让西安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发展良机。面对历史上最好的黄金发展期,需要敢于想象、大胆谋划。拉大城市发展框架,精心培育优势产业,注重教育科研培养等是重要途径,奠定“大西安”之大特色的基础。

第三,善于经营的意识。古有“陕商”走南闯北,带去了秦淮河畔的繁荣、唐蕃古道的复兴,今有“西商”纵横国际,贡献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和财富。在西安已有的文化影响力上再加上地区特色文化品牌,就凝练出了大西安的灵魂和精神,这个精髓以及由此产生的较高美誉度、知名度、忠诚度就构成了“大西安”之大产业、大影响的基础。

第四,壮士断腕的勇气。大西安要发展必须敢于创新,敢于改革,尤其在人才资源利用上,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和不断推进体制创新是大西安发展的必要保障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只要有利于”,既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共识,也应成为锐意探索者的底气所在。大西安的发展要把握这个理念,给各种人才提供广阔天地,定能不负历史使命,推动大西安蓬勃发展。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在线留言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
二维码

客服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