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专区
对检验检测工作而言,样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对于样品的接受及异常处理,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样品接收 1、接收样品 实验室接收样品时,应仔细检查,确认并记录样品的以下信息: a) 名称(由客户命名); b) 类别(如土壤、自来水); c) 数量(如5袋、3瓶); d) 规格(如1kg/袋、500mL/瓶); e) 状态(如褐色粉末、黑色颗粒、无色液体); f) 运输条件(对运输条件有要求时); g) 采样日期和时间(检测有时限要求时)。 除了采用文字描述,必要时实验室可通过影像(如照片)记录样品的性状。 2、粘贴标识 样品确认无误后应及时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 a)样品名称; b)样品的唯一性编号; c)样品状态(未检、待检、已检、留存)。 确保样品在实验室期间保留样品标识及时更新样品状态。 3、接收方式 样品接收方式: 若客户为送样上门,实验室收样人员尽量与客户一起清点样品,确认无误后再签订委托合同。若样品不满足检测要求,或与客户声称情况不一致,应在合同签订前向客户提出。 若与客户为远程签订合同,客户通过物流传送样品,收到样品发现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联系客户。实验室有义务向客户说明运输条件要求及样品的检测时限要求。 异常处理 1、样品并非客户所说的类别/质量 如:客户要检测大米中镉含量,寄来的样品为一袋大黄米; 客户送来一个打磨成型的啤酒瓶底,说是祖母绿(实际发生过); 客户声称送来的金首饰为120.8g,实际上仅有102.65g。 实验室发现后应及时告知客户,确认是否为邮寄错误或客户理解/认知有误。 2、样品数量与声称不符 是否为客户忘带了,快递漏发,还是多个快递部分丢失。 3、样品量不够 如检测需要50mL,客户样品仅20mL。要向客户询问是否可补充样品,还是直接安排检测。若不补充样品,实验室应向客户说明样品量不足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如方法检出限增大、无法留样、无法进行重复性测试、无法进行样品加标等),并在报告中进行声明。 4、样品变质 如:珠宝样品,收到的珠宝有破损;食品样品,保存期较短,或包装破损,导致样品变质,应及时通知客户。包装破损时,即便无肉眼可见的变质,也需要通知客户。 5、样品运输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 样品中有机物检测,要求4℃以下冷藏保存,客户常温带来或寄过来。实验室应向客户说明运输储存条件不符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若客户坚持继续检测,需在委托合同和检测报告中作出声明。 6、样品存放时间过长 如某些细菌检测,要求在采样后8小时内开始。客户样品采集至接收样品已到达或超过规定时限,应向客户说明超过时限后检测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若客户坚持继续检测,需在委托合同和检测报告中作出声明。